最新實驗概念圖。
圖片來源:夏威夷大學
科技日報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劉霞)美國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論文稱,他們首次在實驗室模擬的深空環境——太空冷分子云內冰凍的星際納米顆粒內合成出了DNA和RNA的關鍵組成部分二胺基甲烷,有望為生命起源提供重要見解。
氮是地球大氣內最豐富的元素。在星際介質中發現的大約300個分子中,有近1/3的分子中含有這種物質,星際介質是存在于星系中恒星之間空間內的物質。但深空中的大多數含氮分子只攜帶腈部分(含有碳、氮官能團的有機化合物),攜帶胺(衍生自氨的含氮有機化合物家族成員)和亞胺(含有碳氮雙鍵的化合物)的相對較少。
科學家認為,了解深空中這些不太常見分子的起源,是生命起源假說的核心,當前在RNA和DNA中發現的所有核堿基(含氮化合物)都含有胺和亞胺。
在最新研究中,夏威夷大學和密西西比大學的科學家使用由氨和甲胺組成的低溫星際模擬冰,將它們暴露在代替宇宙射線的高能電子之下,這些條件模擬了冷分子云內的環境,隨后,研究人員識別出了從冰中升華出來的二胺基甲烷。
研究人員稱,在如此極端的環境中發現了這種不同尋常的分子,表明分子云是以前從未考慮過的新化學物質的“家園”。
【總編輯圈點】
研究負責人、夏威夷大學拉爾夫·凱撒表示,利用現代激光工具進行的空間模擬實驗對于破解產生深空復雜生物分子前體的非生物過程至關重要,這類研究才剛剛開始,預計未來10年,相關研究將揭示大量分子,特別是那些被認為不存在于地球上的外來有機物。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是人類最大的謎團之一,科學界對此有不同的看法。我們的太陽系里只有地球孕育了生命,但放眼整個宇宙,生命究竟是否罕見?如果在宇宙中生命不只誕生過一次,那么就可以在每個合適的星球上發生,并可能在空間中進行傳播,F在,科學家在模擬的深空環境中,合成出了DNA和RNA的關鍵組分,可以說為這種假設提供了一定依據。